【推荐】3亿烟民养不起中国烟草?三年连亏50亿,中国烟草为何亏个不停?-全国烟草全年销量多少个亿
一直被大家认为,为军队提供军费的中国烟草,竟然传出了亏损?这么高利润的的一家国有企业,就连全国4亿烟民都养不起来吗?
“我抽烟我骄傲,我为国家军费做贡献”
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,事实真的如此吗?统计显示我国将近有三到四亿烟民,这么大的消费群体,自然能为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收益。事实却恰恰相反,国家烟草已经连续三年亏损,金额高达50多亿元。这其中难道有什么猫腻吗?
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烟草总公司(以下简称烟草公司)
烟草公司成立于1982年,属于国家直属经营
,它虽然没有上市。其实他和中石化、中石油一样,属于隐形的经济巨头。它也是国家的纳税大户,2022年就向国家纳税超过1.45万亿。
这也让不少人疑惑,纳税都纳这么多了,怎么还会出现亏损了。
在这里要给大家解释一下,它纳税是纳税,运营亏损是运营亏损,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。
因为烟草行业是由国家把控经营,内部的运营环境,不像其他行业一样,到处充满了竞争力。这种运营方式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,因为它独有的垄断式经营方式,导致下面负责运营的人员,基本上都是躺平状态,因为他根本不愁销路。
大家都知道,烟草行业利润是非常可观的。
像市面上买五六十一包的中华牌香烟,出厂的成本价也就几块钱。
所以说烟草公司的利润,也是非常可观的。
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们就知道烟草公司有多赚钱了。
拿眼下最挣钱的互联网公司来比较,
它的吸金能力相当于13个腾讯、9个阿里、12个京东。
这下大家明白它的恐怖了吧。
有这样的吸金能力,也代表着烟草体系的庞大。对应而来的就是庞大的运营成本
。
据统计烟草公司的员工,已经超过50万人,光是这些员工的薪资待遇和福利等等,就要花费一千多亿资金。
另外就是烟草系统的福利待遇十分好,就算是刚进来的新人,一年下来也能拿个10到20万。如果你不小心坐到了领导岗位,那一年少少的也能拿个50多万,还有数不尽的各种福利待遇。
毫不夸张的说,在烟草系统里面,从来不缺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,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博士生。
只要是烟草公司有空缺岗位需要招聘,都会吸引大量的年轻人。最恐怖的是,一个岗位甚至达到上万人争抢。究其原因就是,薪资福利待遇太好了。
别的地方小编不知道什么情况,在我老家的一个三线小县城,烟草公司的招聘名额都是内部消化了。外界根本得不到消息,就算是为了走程序,面向社会招聘。其实里面早就已经内定好了,这就是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。
烟草虽然是个高利润行业,他的税费也高的离谱
可以这样说,一包香烟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,其中有85%都是税收。
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种类,不仅要上交国有资本收益,还必须向中央财政缴纳专项税后利润。
在这之外,烟草公司还要上交水利建设基金,教育基金城市、建设基金等等一系列专项基金。就是说烟草公司一家的税收,就养活了很多部门。它在国家财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从2019年至今烟草的税利总额,一直都占全国财政的7%左右。
这样看出,“烟民出军费”的说法,虽然不是很严谨,但是还有一定的道理的。难怪最近我国针对台湾地区,进行大型军演的时候,好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,自己今天要多抽一包烟,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说的直白一点就是,烟草公司进账100元,有85元都要拿出去。到烟草公司手中就剩可伶的15%了,它的制造成本在去掉个8%。剩下的才是烟草公司的净利润,剩下的7%在给员工发发工资,估计也就所剩无几了。搞不好这剩下的7%,连员工工资都不够。这也就会出现,文章开头说的亏损现象。
根据烟草公司公布的财报,在2017年的时候,亏损已经达到了17亿,2018年亏损15亿,2019亏损22亿,2020年亏损4.5亿
不得不说,这里面多少有点疫情影响的原因。
因为一些防控措施,导致人们购买物资十分不方便,更别说烟民买烟了。从烟草公司的亏损数据,就很好的反应了这个问题。其中有些被封控在家的烟民,索性趁着这个机会,直接把烟给戒了。
再者就是通过此次的疫情,民众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。当时如果一个吸烟的人和一个不吸烟的人,同时被感染,那名抽烟的人绝对比较严重一点。在加上此次的疫情,就是针对肺部的一次挑战。
随着信息的高度互联,这样现实的例子摆在大家面前,人们也清楚的意识到了香烟的危害。
在加上国家出台的一些列控烟政策,导致很多烟民戒烟。这也使得香烟的销量,并不像前几年一样直线上升。
现在人们生活日益富足,我国也逐渐迈向了小康社会,人们对于养生也越来越看重,这一类型的企业在国内的规模也越来越大。他们各种各样的广告或是宣传,都在侧面的引导烟民们,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。
据统计,吸烟是诱发肺癌的主要原因。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患上肺癌的几率,高出了很多倍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每年因为吸烟,患病离世的人数高达600多万,其中我国就占了130多万。
烟草燃烧过程中,会释放3000多种有害物质,其中尼古丁有致癌作用。不仅能伤害吸烟者本人,就算是被旁边的人吸入,也会产生危害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二手烟”。这也是国家为什么会出台一些规定,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,有些地方还会专门设立吸烟室。
其实我们国家出台的禁烟措施,还不是最严格的。像英国、法国、菲律宾等国家,近些年来对香烟的封控力度越来越大。英国和法国都是罚款,菲律宾则是直接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,如有违反者将面临4个月的居留和罚金。如果这在我国执行,恐怕关人的地方都不够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各种品牌的电子烟层出不穷,这也受到了年轻人们的追捧。
这种新鲜产品,不仅能提供香烟所带来的体验,还能购买自己喜欢的口味。这也导致一部分抽烟人群的流失,这也多少会影响烟草的销量。
有人就开始反问了,电子烟的消费市场也非常可观,烟草公司为什么不做电子烟产品?
这就是我们有些孤陋寡闻了,其实有些地方的烟草公司,早就已经着手电子烟的开发,还专门投资了一些电子烟公司。
只不过为了保护传统烟草行业完整的产业链,生产的产品没有在国内出售,全部远消海外。也有传言称,国家将会出台一些政策,来控制电子烟的发展。
因为现在国内电子烟牌子繁杂,没有一个很好的行业规范。另外它的售后,也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。它里面包含的加热棒、雾化棒等零件,都不能说是百分百保证不会出事。
还有就是电子烟前期投入成本巨大,短时间很难回本。这也是烟草公司不大规模生产的原因吧。因为传统的香烟,只要一点着,就是一根的消耗量。而电子烟则是,想吸就吸不想吸就不吸。两下对比之下,还是传统烟草消耗的比较快,而且没有任何售后麻烦。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每个地方的人,对香烟都有自己的品牌认知,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区域化特点。
例如河南人喜欢吸黄金叶、湖北的黄鹤楼、湖南的芙蓉王、浙江的利群等等。究其原因就是当地烟草公司的垄断,对于外来的烟草品牌,给予了一定的限制。就是为了保障本土烟草公司的效益,各个地区都是各扫门前雪,颇有点各自为政的感觉。
作为局外人,我们也不明白这种政策的好坏,也不做过多的评论。
其实影响烟草销量的因素有很多方面,小编认为里面最为主要的,就是国家对吸烟的严格控制。
这在影视作品中就能体现,更搞笑的是,国家控烟协会还会为吸烟镜头过多的影视作品,颁发“脏烟灰缸奖”。电影《邪不压正》、《我不是药神》就曾光荣上榜。
影视审核机构更是严格控制,影片中出现的吸烟镜头,对于次数过多的直接不给过审。冯小刚导演就说过,如果《老炮儿》放到现在,估计都不会过审。
这是在从根源上,减少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这也是为什么烟民越来越少的原因,中年吸烟人群已经固定,青少年愿意吸烟的少之又少,这也从根源上解决了烟草的危害。国家也正在努力减少,财政上对于烟草的依赖性。就是为了以后加大力度管控烟草行业,以达到像新加坡那样的效果。
新加坡在1970年就推行了控烟政策,随后更是一年比一年严格。从2019年至今,他更是把吸烟的法定年龄,从原先的19周岁提升到了21周岁。
去过新加坡的人们都知道,新加坡对于控烟做的很严格,不仅在公共场合不准吸烟,还特意规定了,离公共场合几米远也不能吸烟。他们的宗旨就是,以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烟。
其实吸烟就是一种习惯问题,烟龄不是很长的人,只是到了特定的时间或是特定的环境,就不由自主的想要抽烟。
比如有些人喜欢在上厕所的时候吸烟,养成习惯以后,他每次上厕所都会重复这个动作,久而久之身体就记忆了你的这些习惯,这就导致如果你,突然改掉这些习惯,身体不能的反应,会让你感觉到无法适应。
那些烟龄很长的人,已经不是习惯的问题了,他的身体需要这种刺激。
如果到一定时间不吸烟,他的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反抗,只有吸完一根烟后才能得到缓解。久而久之,你本身就认同了这一事实,认为自己烟龄这么长了,不可能把烟戒掉。
其实戒烟很容易,就是对自身克制力的一种挑战,也是对自己身体习惯的一次对抗。刚开始会感觉很难受,因为人们从一种习惯,改变到另外一种习惯,往往都是一次质的改变。
小编曾经听过,一位成功戒烟人士曾这样说过:戒烟其实就分两步,第一步是先灭心中烟,第二步就是在灭手中烟。乍一听不都这么说吗,在仔细揣摩一下,能把第一步做好,其实你已经戒烟成功了。心中烟就好比人的欲望很贪婪一样,想要克制何其之难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